

数据安全
数据安全应如何保障?
2023-01-06
保障数据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《数据安全法》总则中规定:工业、电信、交通、金融、自然资源、卫生健康、教育、科技等主管部门承担本行业、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。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等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,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数据安全监管职责。此外,在第二章第十六条中规定:国家支持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技术研究,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推广和商业创新,培育、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产品、产业体系。因此,应对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挑战,不仅需要从科学技术角度出发,结合多学科的方法,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,并且需要从政府治理角度着手,协同多个部门,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监管体系,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。 面向数据生产、存储、传输、访问、使用、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,针对数据生产与采集环节存在数据体量大、种类多、来源杂等问题,其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公平性、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,可采用数据分级手段,建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。同时,可采用基于区块链、数字水印等技术对数据源进行身份鉴别和记录,防止恶意篡改。此外,通过恶意数据过滤技术,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含偏样本、伪造样本、对抗样本实现过滤,从而保障数据生产安全。 首先,针对数据存储过程中面临的未经授权访问数据、修改或破坏数据等安全问题,可通过高效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,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;通过密钥管理服务,实现密匙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;通过存储复制、数据冗余和硬盘保护等多种策略保障数据安全。 其次,针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,可采用数据基因技术构建完整的数据基因体系,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可溯源、可追踪、可关联,以保障传输数据的正确性;可利用加密传输,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并通过安全传输协议,保障数据传输安全。 |